新一代網路的經濟效益

今天看了一篇麥肯錫在beyond 5G的報告,報告一下大概的心得。

這個題目算是我的本行,本身從很早前就開始參與初期5G技術標準制定和use case的研究。深刻體認到很多這篇報告上講的不確定性。最主要其實就是實際能如何capture value對大部份的player來說都沒有清楚的策略,而且很大可能性是就算成功驅動起新的use case,value也會主要體現在相關的產業而不是自己公司本身。加上前期的成本投入甚大,其實如果沒有主要競爭大多公司應該都沒有足夠動力去投入大量資源。而主要競爭只有在某些先進國家(美國、日本、韓國)才有,中國則主要是政府力量及資金支持。

一點比較有趣的是報告裡將技術部份分為advanced和frontier。advanced就是比較接近現有的技術加上改進,frontier則是有本質上不同。例如5g技術裡低中頻的部份和短距離技術(BT, RFID)、LPWAN技術這些都是從前一代就開始呈現而還未完全發揮潛能的技術。Frontier則是技術本身非常新甚至可以說還不完全成熟,例如高頻的5G技術和LEO衛星。Advanced的很多技術可以搭在現有的架構上,因此投資成本相對較低一些,但可以達成八成左右的(目前可預期的)經濟價值。Frontier技術需要極大成本來建置,但對目前可預期的價值只有兩成左右貢獻,當然它的主要潛力會是現在我們還無法預估的經濟效益,比如說可能帶動全新的應用和市場,但這部份也因為難以估量,風險非常高。

之前的某篇文章談過LEO衛星的進展史,在談LEO的歷史我們就有看到90年代時的投資失敗造成接下來衛星產業二十年的沉寂。這一次會不會比較成功沒人知道,我們現在只知道風險很高。

關於商業價值的估計模型,報告指出全球估計各產業在2030年前可以呈現GDP 1.5~2 trillion的成長,其中80%是advanced technology可帶動。這數字是各產業約3.5~5.5%的成長,如果加上間接的人口連接效益(例如由於網路的廣泛使用增加非洲人口的生產力之類)則預估有另外的1.5~2trillion成長。如果這數字準確,我們在十年間只能估計5.5%的成長,加上比較難估計者在全球各產業則共11%左右,也就是一年約平均1.1%的GDP成長率。實際上,我個人是認為人口連接效益即使沒有更新的技術也能夠逐漸帶動,畢竟較落後的區域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資源,最終也會開始使用到現有的技術,至於能夠落實多少成長則需要看當地的接受度,這和當地經濟好壞可能有更大的相關性。

在connectivity方面,如果沒有更新的產業趨勢帶動,即使考慮了許多「新鮮」的use case例如industry 4.0,對全球經濟的成長助力依然是雖有幫助但有限,不足以造成下一波爆炸性成長。其實這是一定的,畢竟能用現有模型量化的,必然是現有產業模式的再進化,而在過去的這二十年網路已經帶動了許多新的動能了,現在還能再增強的空間自然比較有限。我想我們應該期待,在這未來的幾年,難以量化的新產品方向,或是更多其他的科技能不能創造真正的全新應用,以及全新的消費者需求。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