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是用對話體來討論阿德勒心理學,相當好讀好吸收。對話講起來很白話,但我蠻喜歡的。在這邊稍微提幾句喜歡的句子。

「折磨我們的自卑感是主觀的解釋」,這是我很早前就聽過的一種觀念,但最近才開始比較有感覺。自從工作進入新階段以後,很多事情變得不如以前那麼確定,常常有折磨自己的各種想法。其實這邊的自卑感我覺得是一種不大準確的翻譯,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敘述一種對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吧。而書中後來提到「健全的自卑感是來自和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其實對自己不滿意是很正常的,我們的目的不是消除這種感覺,而是要用健康的心理去面對。對理想中的自己有合理的認識也是很重要的。

「要賦予過去的種種什麼樣的意義,是現在的你要面對的課題。」,我們常常對過去發生的事思前想後,或許貼上不滿意的標籤。但實際上怎麼詮釋發生的事情,可以改變我們對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另外也說到和別人相處之道,「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絕對不要隨之起舞」、「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錯了』的想法連結起來,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完全就是權力鬥爭。」這也是我常不小心掉入的心理陷阱,因為對事情常有自己既定的看法,工程師思維常常想要爭對錯。「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但大多數的人會進入權力鬥爭中,想讓對方屈服,才會把『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成是『承認自己的失敗』。」我們如果執意在對與錯,很容易不小心脫離了對錯的判斷而進入了勝負之爭。不要進入這種爭奪狀態才能合理的與人相處。「所謂追求卓越,並不是透過跟其他人的競爭來實現的。」

「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稱為『社會意識』。」只要是在有他人的環境中,人都需要獲得一定程度的歸屬感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很困擾的是,這種感覺該用什麼方式來獲得?一種困擾是,人可能反過來急著想要爭取認同感,反而斤斤計較起來。

「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實際上想要在與社會的共處上取得平衡,重點還是來自於自己對自己在其中行為的認知。「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由此,我們才能實際感受自己的價值。目前為止我們所討論的『社會意識』或『鼓勵』也都和這個有關連。」

人們可能很習慣所謂的縱向關係,也就是上下關係,例如長輩和晚輩、老闆和下屬。想要跳脫急欲爭取認同的縱向關係,書中建議我們應該要和所有人建立橫向關係,也就是本質上每個人都是夥伴且平等。「重要的是,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最後談課題分離,這就有點深了。如果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也許都有過被別人欺騙之類的經驗,也許過甚者開始對人們都有所懷疑,這其實是相當痛苦的。這該怎麼辦呢?「為了『可以安身』,必須把別人當成夥伴;而為了把別人當成夥伴,就需要接納自我以及信任別人。」「決定要不要背叛的並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考慮自己要怎麼做就行了。」這裡鼓勵對其他人無條件的信任,不過也有一點但書,「所謂的『無條件信任』,不過是為了改善人際關係、建立橫向關係的手段而已。 如果你不想和對方保有良好關係的話,拿剪刀一刀剪斷也無妨。」

最終的結論,可以一言以蔽之。「幸福就是貢獻感。」我覺得其實很有道理,但知易行難啊。如何在貢獻感和橫向關係的堅持中建立平衡呢?這兩天想了一想,我目前還是比較覺得難以實踐的。在諸多原則中取得平衡的心理調適,是相當深奧的一門課題。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