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讀書心得(一)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以下簡稱《絲綢之路》)這本書的作者Peter Frankopan是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本書講述的是絲綢之路上的地區,這個地區大致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到黑海、地中海東岸的位置,從現代的國家範圍來說,包括土耳其、阿拉伯半島上的所謂中東國家例如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還有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延伸向北靠近俄羅斯的哈薩克、烏茲別克…。這是連接歐亞非三塊大陸的區域,自古以來就佔據了重要的地理位置。

本書主要整理絲綢之路一帶國家由古代(西元前三世紀)到2013年為止的歷史,當然隨著全球化進展,各強國對此地區的影響也越來越深,所以從歷史脈絡上講,越到近代談論的事件牽涉的地理範圍越廣。在閱讀時,我的思考主要集中在理解現今中東和中亞人的世界觀脈絡,所以在這篇文章,我會專注在分享濃縮在絲綢之路國家角度的學習。書中很多內容牽涉到西方史和東亞史,這部份也是我們一般比較熟悉的,就盡量簡化或省略。

即使是濃縮後,整個歷史還是很長。如果只想要看心得,可以直接跳到系列最後一篇

即使只專注在絲綢之路上,附近的國家實在族繁不及備載,所以閱讀時最好是配備世界地圖。

古代波斯帝國

絲綢之路的起源

就像歷史課本裡寫的一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現今伊拉克一帶)是文明的發源地。從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波斯灣,延伸到地中海沿岸,興起過許多王國。介於東西之間的這片區域,在古代是文化和貿易交流的中間點。

早在西元前,最大的是波斯帝國,波斯人就是後來的伊朗人,波斯帝國征服的疆域向西到埃及,向東到喜馬拉雅山脈,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民族鎔爐國家。波斯帝國是古代的偉大文明,有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維持訊息的傳播,有進步的農業滋養大規模的城市,城市和地理位置支撐起大量貿易。貿易貨品包括來自四面八方的大量奢侈品。

大流士國王建立了宏偉的宮殿,他利用的是來自埃及的高級烏木和白銀,來自黎巴嫩的雪松木,巴克特里亞的黃金、索格底亞納的青金石和硃砂、花剌子模的松石藍和印度的象牙。

歐洲人一開始是帶著欽慕的眼光看這片區域的,最早開始感興趣的是較鄰近的古希臘人,他們對這塊地區的文化和貿易抱有強烈的興趣,也曾經多次嘗試征服。歐洲與亞洲(古希臘文化與近東、中東)的文化交流就在這時候開始。西元前30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向波斯帝國進攻,一路遠征到印度河谷。亞歷山大死後接替他的塞琉古王朝統治期間,希臘的觀念和使用的符號、錢幣被帶到了東方。塞琉古被推翻後,新的政府將希臘和波斯思想融合起來創造新的國族認同。

在西元前206年-西元220年的漢朝,由於馬匹和絲綢的交易,視野擴展到了西域,也就是現今的新疆一帶。當時這是匈奴人控制著的草原。漢朝逐漸用戰役和策略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開了中國與中亞的交流,絲綢開始穿過戈壁沙漠進入中亞。這是東亞人熟悉的絲綢之路開端。

歐洲的羅馬帝國勢力曾經進入埃及,從中亞傳向埃及的絲綢也隨之進入了歐洲。強盛的羅馬帝國對波斯雖然一直虎視耽耽,但軍事壓力在古代並沒有壓倒波斯帝國,而是刺激波斯的政治和經濟重心轉移,由北方馬匹貿易轉移到港口城市。在波斯內部,行政改革施行中央集權,政府部門推行責任制,創造更有效率和良好控制的貿易經濟。

遠東的中國雖然曾經有過一系列遠征認識了羅馬帝國(當時中國人稱為大秦),卻不曾建立起和羅馬的直接貿易。古代的東西方貿易主要是依靠印度北部的港口聚集來自印度、中亞和中國的貨物,之後東方的貨物經由中亞,尤其是波斯這個大國擔任貿易中間人流向羅馬帝國。從波斯出發,是歐洲人熟悉的絲綢之路。

從宗教發展到羅馬波斯百年戰爭

隨著商品傳播,觀念也在蓬勃的交流。

絲綢之路上的智識和神學空間十分擁擠,因為各種神祇、宗派、祭司和地方統治者彼此衝撞。

統治者向來有支持宗教的動機,支持恰當的宗教可以幫助統治者掌握內部統治,讓統治者和宗教人員形成互相鞏固的關係。宗教中的神職人員通常擁有道德權威和政治力量,因此統治者也可以透過宗教來控制權威。尤其是對非本土的統治者來說,創造出正當性是非常重要的。絲綢之路上的宗教發展,宗教的盛衰和政治的變遷也有一定的關係。

佛教受貴霜帝國支持

最早開始發展的宗教應該是佛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在阿育王之後迅速擴散。隨著東西文化開始交流,西元前三世紀之後在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和北非的埃及,都出現了許多佛教徒。

在西元一世紀時,位在中亞的貴霜帝國就強烈支持佛教。佛教原先是極為內化的過程,貴霜人建立廟宇、創造了捐獻觀念、將作樂擊鼓等儀式建立起佛教的視覺性和聽覺性,所以政治的支持也改變了佛教文化。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元素不斷促進宗教傳播,佛教在四世紀的時候向東傳入了中國西域,五世紀已成為主流。

在西方,一開始佛教也取得相當程度的成功,如今的波斯灣就有大量佛教遺跡。然而佛教在波斯的發展不如在其他地方順利,這是因為當時波斯政府正在尋求自己的獨特認同,所以選擇尊崇袄教的關係。

袄教奉為波斯帝國國教

推翻前任波斯政權的薩珊王朝需要尋求將新政權與古代波斯帝國連結的認同感。薩珊王朝在古波斯的重要地點上加入新的銘文和紀念建築,重新設計錢幣,波斯先知的善惡兩邊宇宙論(中國稱為祅教)擁有一套非常強的信念和道德框架,進入了薩珊政權的權力中心周圍,被奉為國教。因此在伊斯蘭教誕生前,袄教就是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

由於加強袄教認同的需要,其他宗教信徒,猶太人、佛教徒、印度教徒、摩尼教徒、基督教徒在波斯境內都開始轉為被迫害的對象。

基督教在東西方各自發展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對抗在史上是許多衝突的起源,後來基督教在歐洲許多國家的地位其實也來源於歐亞之間的地區衝突。和佛教一樣,基督教從巴勒斯坦一帶起源,發展到了橫跨地中海的區域。基督教信仰的關鍵位置是在耶路撒冷(如今以色列境內),透過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猶太社群和商人的傳播,往北也傳入高加索地區,往東傳到阿富汗,往西也逐漸傳入羅馬帝國。

最早在西元二世紀時,羅馬帝國就將這個新宗教視為對傳統尚武價值的威脅,但還沒和政治連結。基督教受到政治影響還是要從波斯和羅馬帝國的角力說起。西元三世紀,波斯袄教正在極力屏除其他宗教,袄教在政治上的強勢地位雖然是因為致力於建立波斯人的認同,但反作用力是袄教被與波斯畫上了等號,使宗教對立加上了地緣政治的複雜性。

與波斯對立的高加索一帶的統治者和東羅馬軍隊將袄教視為是政治力量,因此接受了對立的基督教作為反抗。西元四世紀,亞美尼亞國王梯里達底三世、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接受了基督教。君士坦丁刻意用宣揚基督教取代宣揚羅馬,有其政治意圖,更強化了波斯對基督教的打壓。宗教之爭造成流血的最早起源就是由此而來。

其實波斯政府並非始終排斥基督教。四世紀後期,全球氣候發生了變遷,波斯和羅馬不得不團結起來組成聯盟以驅趕遊牧部落。草原上出現巨大的移民潮,原先在中國西部草原上的部落都往西移動,天災和生活的艱難引發了對資源的爭奪。匈奴人進入了歐洲,攻擊了西邊的羅馬帝國,這段時期各遊牧民族對歐洲、北非的攻擊造成了一段長時期的混亂。羅馬帝國崩壞後,波斯便不再將基督教視為一種威脅,波斯沙王給了基督教會正式地位。

由於政治和地理上的隔閡,東西方的基督教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支。西方基督教以羅馬為中心,東方基督教以波斯為中心,兩者對基督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波斯沙王宗教寬容立場在早期發展順利,原本兩邊或許是可以融合的,但情況不那麼單純。有些基督徒開始在波斯進行武裝行動攻擊袄教火寺,使沙王不得不暫時轉向捨棄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宗教寬容立場,政治創造的隔閡加劇仍然持續了一段時間。基督教內部派系形成了一種局面:西方的教會忙著剷除異己,東方的教會開始往東的傳教工程。

東方教會的傳教工程其實很成功,尤其在西元五世紀時波斯又重新轉為宗教寬容,長距離貿易使得各種不同宗教在一路向東的路上交流更盛。在東方,宗教間彼此借用觀念,例如基督教為了傳教將佛教故事與基督教觀念調和,雖然也有些宗教衝突,例如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衝突,但整體來說,各宗教都進入了頻繁交流和傳播的年代。

基督教分裂持續演進到西元六世紀時瘟疫帶來長期的經濟蕭條。查士丁尼大帝時期,人口短缺造成了帝國財政危機,原先對鄰居大方的羅馬開始改採強硬立場。羅馬一開始與草原上新一代的強大遊牧民族突厥聯合與波斯開戰,後來戰爭牽連到阿拉伯半島上的盟友國家,衝突長達百年。在長年征戰和經濟蕭條中,為了維持士兵忠誠度,羅馬皇帝試圖用基督教和授予頭銜來確保和盟友的關係和正當化與波斯的對抗。波斯和羅馬的戰爭結束後波斯式微,袄教趨向弱勢。

阿拉伯半島的後起之秀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在打了百年的羅馬波斯對抗戰後,從阿拉伯半島內陸深處崛起的。這個位置沒有直接包括在戰爭中,但經濟也受其影響嚴重緊縮。阿拉伯半島上原先是以多神論信仰為主流,在羅馬波斯戰爭期間,各種一神論湧現。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論述在這個時期造成了巨大反響,此時阿拉伯南端的經濟受到強烈打擊,他的學說解釋了動亂造成的各種傷害,提供精神上的救贖。穆罕默德創造的以當地阿拉伯文敘述的古蘭經成功的團結了阿拉伯人,讓阿拉伯半島南部長期由拜占庭人和波斯人操控對立的部落有了共同價值整合成一個整體。

和基督教和許多領導者一樣,伊斯蘭教透過各種方法建立與當地文化的延續性獲得認同。例如,將多神教在阿拉比亞的中心卡巴認定為禮拜的朝向和麥加朝聖的中心。同時,相對於基督教尋求統治者的支持,伊斯蘭教基本上以精神力量和穆罕默德本人的領導天才成為了新的統治者。穆罕默德創造了新的政治和軍事勢力,在派出遠征軍的同時,越早期的信徒可以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獲得最多報酬。

在早期,伊斯蘭教和東方基督教派系和猶太教都有良好的共存關係。猶太人實際上將伊斯蘭教徒視為解放者,幫助他們脫離羅馬統治。對基督教徒而言,同為一神教的伊斯蘭教,故事聽起來非常熟悉,也能同樣程度的取得共鳴。穆斯林的成功甚至被一些人視為是結束這一切鬥爭的方法。基督徒和猶太人都支持了伊斯蘭的擴張。在古蘭經中也表示得很明白,穆斯林並不把自己視為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對手,而是同一傳統的繼承人。

由於東西方基督教的分裂,西方基督教甚至支持阿拉伯人,讓阿拉伯人來幫忙推翻東方基督教會的高層。阿拉伯在幾個世紀時間裡一路成長為一個大帝國。到了西元630年,阿拉伯人取得了巴勒斯坦在內的附近所有城市,很大的原因也來自於當地人的支持。西元636年穆斯林軍隊擊敗了波斯軍隊,後來也擊敗了羅馬軍隊。這兩個國家在與彼此百年的爭戰中,似乎沒有來得及注意到南邊興起的威脅。

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繼承人們開始爭權,也出現了和基督教早期類似的派別爭吵。過程中宗教派別間的差異被放大了,意識形態的衝突改變了宗教寬容政策,原先伊斯蘭教更像是一種基督教異端,隨著時間過去不同派別、宗教的差異則顯得尖銳起來。到西元十世紀初,伊斯蘭世界發展出了三個重要的政治中心:以科爾多瓦和西班牙為中心、以埃及和上尼羅河流域為中心、以美索不達米亞和阿拉伯半島為中心。和基督教的發展類似,因為神學、正統性的問題彼此爭執,很快集結為兩派,遜尼派和什葉派。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