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心態讀書心得

《僧人心態》讀後感 | 教你怎麼從心態出發,找到自我價值、人生目標

《僧人心態》簡介

《僧人心態》,原文書名《Think like a monk》。作者Jay Shetty是知名網路作家及講者,在英國長大的印度裔優秀青年,就讀商學院、在知名企業實習,卻選擇在畢業後放下一切回到印度出家為僧。他在道場當了三年僧人,最終還是決定還俗,並且回到英國進入Accenture,透過成功的使用社交媒體,逐漸成為網路上的「數位世代心靈導師」。這本書是他的思想濃縮,將他三年僧人經驗所學到的智慧整理成冊,教讀者如何活出人生意義。

全書分為三個部份: 放下、成長、付出。第一部份談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放下負面情緒和恐懼,了解自己的動機。第二部份談活出自己人生的目的,如何培養生活規律和馴服自己的心。第三部份談付出,剖析抱持服務態度的好處,以及該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為何要放下?放下哪些東西?

自省: 定位自己的價值觀

The only way to build a meaningful life is to filter out that noise and look within.

設定目標、活出自己的第一步是決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也就是定位我們的價值觀。定位價值觀需要時時反思,過程可以簡單的總結為具有三個步驟的重覆循環:

  • 第一步: 反思自己認同的核心價值:我在乎的價值是什麼?是正直、誠實、服務他人,或是其他價值?
  • 第二步: 檢視自己的生活,畢竟你怎麼活,也就是你怎麼使用自己的有限資源,就定義了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所以這些是否和你認同的核心價值相符合?要檢視的事情包括
    • 我使用時間、金錢的方式
    • 我交哪些朋友
    • 我讀或看的媒體
  • 第三步: 調整生活步調,使生活更趨近我所認同的價值。除了調整使用時間金錢的方式,也應該讓自己盡可能的處在符合價值的理想環境中,這也許包括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減少和理念不合的朋友相處的時間。

Who you talk to, what you watch, what you do with your time: all of these sources push values and beliefs.

我們需要不時的重覆檢視自己,因為了解自己就像了解別人一樣,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價值觀會在重覆反思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清晰。

“Your identity is a mirror covered with dust. When you first look in the mirror, the truth of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value is obscured. Clearing it may not be pleasant, but only when that dust is gone can you see your true reflection.”

《僧人心態》建議我們透過自省的過程,了解當下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定位自己的價值觀,不再隨著外界的期望搖擺。每天自省,並且每個月挑個時間去一個不同的環境好好整理心情。

放下負面心態

負面情緒會帶給人們長期的壓力,對身體會有影響,因為壓力荷爾蒙會影響腦部海馬體,進而影響免疫。有沒有偶爾被人念念念覺得很煩,或是因為吵架或生氣覺得頭痛過?放下負面心態,對身心有益。

“Cancers of the Mind: Comparing, Complaining, Criticizing.”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不小心就充滿了各種負面情緒:在和朋友同事的日常對話裡你或他開始抱怨某個人某件事、誰跟誰吵架了、電視上的名嘴或是社交媒體上的網紅講著政府哪裡哪裡不好卻沒人提出實際可行的建議…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負面的話語吸引,大多數時候甚至被影響而不自知。負面心態是非常容易傳染的,這是因為人類天生就有從眾性格。

The more negativity that surrounds us, the more negative we become.

這邊講的負面心態其實有很多種,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大概都能找到自己或他人有這些行為,包括:

  • 不斷抱怨
  • 說什麼都唱反調:例如你稱讚他穿得漂亮,他還回「我今天穿得很好看,所以平常不好看嗎?」
  • 憤世嫉俗,覺得別人都在跟他作對
  • 批評別人的意見
  • 競爭心態過度強烈,什麼都要比
  • 控制慾強,喜歡指揮、要求別人注意他

減少來自外界的負面影響

If we’re surrounded by gossip, conflict, and negativity, we start to see the world in those terms.

我們要怎麼放下負面心態呢?對於來自外界的負面影響,前面說過要檢視自己交哪些朋友、從事哪些活動,這裡也適用。不過有時候,最親的朋友家人不是可以隨便就切斷關係的,那要怎麼辦呢?作者提出了比較具體的作法:

  1. 客觀觀照,當你意識到負面情緒正在發生,例如有人開始八卦、生氣、吵架,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盡量從當下的情緒中脫離。
  2. 慢慢脫離會引起負面情緒的環境,例如丟掉會引起不好回憶、造成家人吵架的東西。
  3. 25/75原則∶如果生活中有一個負面的人,交三倍多正面的朋友。
  4. 控制時間,把多數時間花在容易相處、正面的人身上,只留下少數時間給負面的人。有時候我們可能是想要幫助朋友家人,但是其實我們並不能靠花很多時間來解決別人的情緒問題。

培養自己的正面心態

有時負面心態來自外界影響,更多時候,我們自己就會有很多負面的想法和心態,這些就更要靠自己有意識的嘗試駕馭了。首先,能夠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想法負面是最重要的,一旦能夠指出負面想法,就可以試著停下來,試著分析問題的本質。一種常見的技巧是寫下自己的負面想法,指認出負面的句子,並試著將這部份調換為正面的說法。這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過程。

最基本的是,反求諸己,少講負面的話,不花時間在八卦或評論別人上。我們都可以更小心的說話,不要成為散播負面心態的人。容忍別人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慢慢減少負面心態的影響,培養正面想法。

Unless we clean the ecology of our own heart and inspire others to do the same, we will be an instrument of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But if we create purity in our own heart, then we can contribute great purity to the world around us.

放下恐懼、迎接挑戰

前面提到的負面心態,歸根究底根緣來自恐懼:恐懼不可知的事情將會發生、恐懼別人不愛自己、恐懼沒有人了解。恐懼這種情緒其實是生物本能,因為懂得害怕可以幫助我們避開危險,但是如果我們會用無法解決問題的方式反應就不好了。講得具體一點,假設是在野外遇到掠食者,感受到危險我們應該逃走,但當然也有可能有些人會當場嚇傻。

現代人的恐懼多半不是因為生死交關,而是對某些事情發生感受到壓力。恐懼經常使得我們花許多時間和精力試著留在我們的舒適圈,這有可能造成我們不敢改變自己、認識新的人、接受挑戰、追尋更高的理想。

We have so much to offer the world, but fear and anxiety disconnect us from our abilities.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情緒上的壓力會逃避問題 而不是去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然而其實我們都能夠在成功克服新挑戰時獲得成長。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面對恐懼,找出恐懼情緒背後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提示,恐懼就成為正面而非負面的壓力。成功徒手爬完優勝美地El Capitan的攀岩者Alex Honnold在被問到是怎麼克服恐懼時說:

“I work through the fear until it’s just not scary anymore.”

我們在緊張情況下,可以這樣冷靜下來找出處理的方向:

  1. 在負面情緒發生時,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深呼吸,先冷靜自己的身體。
  2. 冷靜之後,試著問自己為什麼、什麼時候感到緊張、壓力,找出發生的模式和根源。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害怕失去某些東西。
  3. 想清楚究竟這件事到底有哪些部份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完成的,把精力花在可以控制的部份。

在本質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可以說是暫時的。能夠接受這一點,便不會擔心失去,而會將精力用在珍惜現有的美好了。我們應該理解,我們能夠放下的,是我們擔心失去的情緒和身體反應。如果害怕的是失去,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部份,這件事情是不會消失的。

But when we accept the temporary nature of everything in our lives, we can feel gratitude for the good fortune of getting to borrow them for a time.

放下表面的成功,選擇正確的動機

我們在做事時,都是被某種原因所驅動的。

Without a reason for moving forward, we have no drive.

很多時候我們單純的只是因為想要達成外在的成功而在努力,成功了之後卻無法感到滿足,這是因為動機不對。快樂其實來自於滿足感。當我們覺得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滿足感。

會影響我們做事動機的根本驅動力有四種:

  1. 恐懼: 前面已經談過了。當我們被恐懼驅動時,我們被驅動是為了變得更有安全感,例如希望可以做好工作升官才不會被解雇,但這種驅動力是不能長期下去的。
  2. 慾望: 例如對成功、財富、快樂的渴望。這邊說的成功可能是賺很多錢、變得有名、被眾人稱羨,但是這種成功是不能滿足我們的。
  3. 責任: 基於感激、責任,想做正確的事
  4. 愛: 想要幫助自己在乎的人

當我們是基於責任與愛做一件事,我們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有意義。例如說,如果是為了只是給老闆看的報告加班每個人都會覺得很痛苦,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孩熬夜準備生日派對就不會。這並不表示為了報告加班是完全沒有用的,這件事也許有很實際的用處,卻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

Satisfaction comes from believing in the value of what you do.

想要活出意義、成為更好的自己,必須要花時間下苦功:

  1. 辨明自己的動機

真正的動機只有自己才能辨明。我們有可能是去做義工,看起來是因為愛,但實際上是為了對名聲的渴望。當我們想做一件事情,反覆自問你覺得是為了什麼?是因為喜歡做這件事的過程、是不得不做、還是只是羨慕別人做了這件事之後獲得的掌聲與頭銜?當你做完這件事,是不是會喜歡這樣的自己?

其實很少有人做事的意圖是單純只有一種的。有時候我們的動機至少有部份是基於恐懼或慾望,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覺察自己的意圖,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試著找到真正能夠實現自我滿足的機會。

We have to be gardeners of our own lives, planting only the seeds of good intentions, watching to see what they become, and removing the weeds that spring up and get in the way.

2. 努力成為理想的自己

我們並不是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動機是好的就夠了。有了動機和目標,接下來還是要下苦功努力去完成。

“Those who love peace must learn to organize as effectively as those who love war.” –

Martin Luther King Jr.

如果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要怎麼樣真的去完成呢?如果你的目標不夠具體,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可以學習的榜樣。比如說想要成為一個在工作上有影響力的人,可以去觀察公司裡有影響力的前輩,看看他們都遇到哪些問題,如何面對。

成長:如何活出自己

探索適合自己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是個大哉問,每個人都不同,也應該不同。對於怎麼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事業目標,我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都是個不斷變化改進的過程。

You can’t be anything you want. But you can be everything you are.

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喜好是尋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很重要的部份。當我們講「熱情」這兩個字,總是彷彿找到熱情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可持續的熱情其實是來自於了解自己的性格。即使喜歡同樣主題,每個人喜歡和合適擔任的角色其實可能很不同。即使是工作在同一領域,有些人可能喜歡的部份是學習及分享知識本身、有些人可能是喜歡可以提供資源給別人有影響力的感覺、有些人喜歡創造概念、有些人則是喜歡實際動手製作產品。

了解自己的實際作法,前面已經提到的日常反思就是很重要的過程。更具體來說,可以在檢視的過程中,將當天從事的活動細化檢視,想想自己真正喜歡的部份是哪些、當時的生理心理感受都可以紀錄下來。一段時間之後再回頭檢視,分析看看什麼情況自己的情緒會較好、較差,覺得最舒服和最不開心的時候,相關的人事時地物有哪些,就可看出端倪了。

(作者在這部份有提到一些技巧,在同樣的主題上,我另外還想推薦兩本書,設計工作和Ikigai。)

當然人生目標並不是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僧人心態》談的是要活出自己的「法」。僧人所謂的「法」,是:

  • 法 = 熱情 + 擅長 + 有用

Dharma isn’t just passion and skills. Dharma is passion in the service of others. Your passion is for you. Your purpose is for others. Your passion becomes a purpose when you use it to serve others. Your dharma has to fill a need in the world.

有用指的是對社會大眾有用。「法」的觀念告訴我們,自己能夠對社會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必須要從自己本身的能力和興趣範圍去尋找。有時候我們羨慕他人的成就,但實際去做,會發現自己其實沒有熱情做起來很痛苦,或是缺乏技術並不擅長、沒有辦法達到對大眾有價值的程度。如果能夠找到自己的「法」,做自己有興趣、有熱情、又擅長又對大眾有用的事情,這樣的目標,即使沒有他人的稱讚、沒有出名在前進的路上仍然開心又有成就感,也就可以放下和他人比較的心態了。

在對自己的喜好興趣、專長有了基本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實驗,試著讓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更多可能更靠近自己的「法」的活動。可能的話,我們可以改變工作方式、職位,也可以在個人時間做不同嘗試去活出自己的人生目標。

Once you have a sense of your dharma, it’s up to you to set up your life so that you can live it.

設計活在當下的規律生活

讓自己能夠活在當下

Being present is the only way to live a truly rich and full life.

所謂的「活在當下」(Be present),基本指的是能夠沉浸專注做一件事,無論是工作、洗碗、還是陪家人聊天。更深入,則包括在當下能夠深刻覺知一件事的方方面面,包括身體的感受、甚而去引導自己去感受做這件事情的喜悅之處。例如說,吃飯的時候專注體驗每一道菜的口味。

作者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If I am incapable of washing dishes joyfully, if I want to finish them quickly so I can go and have dessert or a cup of tea, I will be equally incapable of enjoying my dessert or my tea when I finally have them.…

當我們專注尋找,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新的體會。我們第一個需要的就只是去專注體會的心而已。

設計生活環境和固定作息以培養好習慣

這部份的概念很類似原子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可以幫助自己平靜心靈、增加生產力的好習慣,無論是運動、冥想,都應搭配環境和作息的設計。

Location has energy; time has memory. If you do something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it becomes easier and natural. If you do something in the same space every day, it becomes easier and natural.

  • 設計環境

設計環境讓想要使用的東西就在手邊,可以大大提高成功培養習慣的機率。同樣的道理,生活環境可以設計成能夠幫助自己心靈平靜、工作專注的狀態。有的人需要的可能是家裡乾淨整齊、有的人可能只需要乾淨桌面,重點是,找出什麼樣的環境可以最容易讓自己當下要做的事情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完成並保持沉靜的心情。

With elevated awareness, we understand what has made us impatient, stressed, or drained, and develop guidelines for what living in our dharma, in the right environment, with the right energy, would look like. This should be the long-term goal.

環境可以包括家裡、辦公室,能夠看到的東西、能夠聽到的聲音,都是可以設計的一部份。

  • 設計時間

對於日常要做的事情或想要培養的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完成它們,可以讓自己進入自動狀態,使用最少的精力維持習慣。

規律生活

說起來其實有點讓人意外,建立有系統的生活規律其實是活出人生目標的基礎。因為概念比較抽象,聽起來像說大話,我自己以前也對這一點有蠻大的懷疑。在有機會親身體驗,比較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之後,才理解到規律生活的重要性。我自己的心得是,規律的生活幫助我們用簡單規律,讓自己的心思專注,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放鬆的時候放鬆,安排時間讓自己可以反思、重新對焦,每個時間段都可以專注在當下要處理的事情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一般人來說,最簡單(但是一開始做起來並不容易)的規律生活第一步就是養成規律早起的習慣。

規律早起

早起很困難,但是起得比別人早、在世界運轉之前開始一天,可以讓一天的開始是在寧靜和和平的心情當中。早起對家庭工作忙碌的人來說格外有幫助,因為這很可能是你唯一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雖然半夜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可以有類似效果,但一天的最後體力較差,比較難專注於思考。

When we wake up before our bodies are ready, the hormone melatonin, which helps to regulate sleep, is usually still at work, which is one of the reasons we grope for the snooze button.

早起時至少15分鐘不要拿起手機,讓自己的思緒停留在沒有雜音的狀態,專注完成一早的工作,比如說泡咖啡、刷牙洗臉。一早擁有平靜的時間對於從容過完這一天,有指標性的效果。通常如果我能夠在早上做到這一點,一整天情緒都會很好,更容易維持正面樂觀。

規律的睡前準備工作

想要早起,晚上必須要做好準備。除了睡覺的時間要固定之外,其實還應該為隔天做好準備。在這裡,最重要的原則是讓自己隔天不需要花太多腦力做瑣碎的決定。 例如說:

  • 決定好明天一早要做的第一件工作
  • 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

還有要準備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帶著不好的情緒入睡,也會影響隔天起床的心情。睡前冥想,或是停止使用電子設備,都是幫助自己大腦平靜下來的方式。

駕馭心智

雖然我們希望活在當下,實際上要做到這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的思緒平均只會在一個時間點停留三秒,身體則隨時受五感的刺激,大腦就會開始思考之前發生的事或預測之後會發生的事,以此來判斷狀況。如果我們把腦海裡不斷跳過的想法都紀錄下來,會發現有許多混亂、矛盾的地方。我們的思緒有很多雜音,當我們被這些雜音牽著鼻子走,別說沒辦法活在當下,甚至會被情緒控制,事情也做不好。

The wise shape their minds.

把自我和心智視為分開的個體,就可以開始學著駕馭它。

和心智對話

把心智當成朋友,了解它、和它溝通協調。具體的作法是每天、還有在情緒不好的時候,花十五分鐘和自己的心智對話。具體的方法,是寫下我們的想法,然後看一遍,覺察自己的心智究竟都往哪個方向跑。

當我們知道心智負面的想法,我們可以耐心問它,就像問朋友一樣,負面的部份是我們想像的,還是實際存在的?有沒有辦法用正面的語言來敘述同一件事情?如果它擔心未來、或是陷在過去,問它,有什麼事情是我們現在可以做來幫助這個情況的?如果有,我們就去做。

讓理智和它對話,用正面的方式回應。要像對朋友一樣,不需要去責怪它,而是要用同理心告訴它有這些想法是自然的,但也可以用正面的方式去理解。

幫助心智更有成就感

最容易讓心智快樂的辦法是要讓它有成就感,有三種事情會讓我們感覺有成就感:學習、進步、完成一件事情。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做的事情,讓這些進度視覺化。每天給自己設定一些學習目標,目標可以很簡單,可能只是看完一篇知識文,就可以讓心智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

幫助心智更容易平靜

我們的大腦受到五感的刺激,很喜歡想東想西。由於大腦自然會對新的刺激更有反應,而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不感興趣,我們要嘗試告訴我們的心智專注、少分心。另外,要讓我們的思緒穩定,一方面可以盡量讓它少受刺激。

Senses recklessly transport our minds away from where we want them to be. Don’t tease your own senses. Don’t set yourself up to fail. 

心智可能會被物質上或是身體的享受吸引,因此而限制了它願意做或能夠做到的事。讓它學著放下這些,或許偶爾挑戰自己一段時間放棄一種享受作為訓練的方式。例如說,規定自己不看電視、戒掉喜歡吃的零食、戒酒之類。讓心智習慣即使沒有這些東西,也可以活得很好,它就會更強壯。

Only by detaching can we truly gain control of the mind.

保持謙卑、培養自省習慣

前面談過恐懼。我們經常都有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會使得我們想要自我膨脹,因為心智會希望別人覺得我們最好、最棒、最重要,試圖創造一種完美形象以獲得別人的尊敬,表現的驕傲自滿、虛榮傲慢,也成為自己的學習障礙。這樣的人不真的想要變得更好,而是只想要表現出比真實的自己更好的樣子,欺騙自己和別人。

真正的自我,是當別人都不再關注時自己的樣子。當我們真的滿意自己真實的樣子,我們就不會有證明自己的需要。放下無謂的自尊,不以外在的成功或失敗定義自己,反而能夠將時間精力專注於學習,讓自己更好。

Pride is “the cause of the most damaging fall for the soul.”

那麼要如何幫助自己時時保持謙卑呢?

  • 專注做好繁瑣小事,讓自己習慣於放下無謂的自尊。
  • 當失敗的時候,承認失敗並且反省。
  • 每天學習新事物。
  • 找到一些有智慧、能幫助自己成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聽取他們的意見。
  • 感謝幫助自己的人。
  • 固定自省:
    • 我對別人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 別人幫助了我什麼事情?
    • 我的長期人生目標是什麼?與下一個遠大的人生目標相比,我們永遠都還有不足之處。

No matter what we achieve, we can aspire to greater scale and depth.

付出: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感恩,讓自己更快樂

在談付出之前,先讓我們談談感恩。我們大概都聽過要常保感恩心,或許有些人也和我一樣,剛開始聽到總覺得這是陳腔濫調。很少人告訴我們真心感謝別人對我們真正的好處是什麼。也許這聽起來很自私,但是實際上常保感恩心,對心理健康、維持人際關係都有幫助。學會感恩,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中可喜的事物,阻擋腦中經常出現的那些造成壓力荷爾蒙的惡質想法。當我們真心產生感激之情的時候,腦部容易分泌多巴胺,和運動、控制飲食一樣。

雖然生活中總有不順的地方,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值得感恩的部份,即使是挫折也對我們的成長有幫助。學著去思考哪些事情幫助我們成長,也許成長不是立即可見,但我們可以學著去將不好的事情視為成長的機會。當感恩是我們的第一反應,我們不再單純的把發生的事件打上壞事的標籤,而是經常用更長遠的眼光看事情,心胸也會變得更開放。懂得感激也會讓我們感到更希望回報別人,幫助人生更有目標。研究指出,懂得感謝別人的人,更容易度過難關。

培養固定感恩習慣

我們其實可以訓練自己更懂感恩。其中一種作法就是每天睡前寫感恩日記,記下值得感恩的事物,也許是一件事、某個人、或是單純的一樣東西的存在都值得我們感恩。在睡前做這件事,讓自己在睡前反思好的一面,也幫助自己睡得更好。

“Once you start seeing things to be grateful for, your brain starts looking for more things to be grateful for.”

精準的表達感恩

其實大部份的人都會感謝別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說謝謝,只是這件事情已經成了習慣,即使口中說了謝謝,我們實際上極少真正全心感恩。我們可以練習更精準的表達感恩,說「謝謝你用心幫我準備晚餐」、而非只說謝謝。花多一點心思去表達,我們自己更懂得感恩,被感謝者也會感到很開心,人際關係自然更緊密。

要注意的一點:當我們剛開始學習表達感恩,親近的人也許會很不習慣。堅持下去,找出合適的表達方式。

用付出表達感恩,讓我們更懂得感恩

我們不僅應該用說的表達感恩,更可以用行動表達。將別人付出給我們的,回報給人群。

Don’t be the glass. Become the lake.

感恩與善良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共生關係。當我們談到善良,指的是真心為別人好,做一件事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有利他人的心。對善良的人來說,感恩是容易的。因為一個善良的人自己的善心會使得他容易體會別人的善良,因而容易感恩。所以,自己當個善良的人吧,這也會讓你更懂感恩。

培養與深化人際關係

研究指出,長壽的人通常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包括與家人的緊密連結、以及有健康的社群活動。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在需要時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也能保持身心健康。

如何從自己作起,創造並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呢?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際關係,也必須從自己的修養作起。《僧人心態》中提到一個循環的概念,我們給予出去的,會以循環方式回到自己身上,但並不一定是直接的,所以我們應該要調整好自己的期待 。人與人之間常見的摩擦經常是由於對別人的期待與實際不一致造成的,也許我們期待對別人好、別人也就要同等的對我們好,但其實這並非一定。如果仔細反省,大概也會發現自己經常忽略了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沒有同等報答。

Whenever you give out any energy—love, hate, anger, kindness—you will always get it back. But not directly. The problem is our expectation.

對關係的正確期待

我們經常無意間對關係有錯誤的期待,例如說有困難的時候找自己熟悉或最要好的家人朋友問意見,但卻得不到答案。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關係中、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擔任不同角色,對任何人應該抱持的期望也應該根據當下的狀況和此人的特質來決定。在一段關係中,我們有可能是從別人身上學習 (獲得)、或是教導別人 (付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人,我們都應試著至少同等回報別人。我們可以簡單的去想,我們可以從哪些人那裡學到哪些事,又可以給予哪些人什麼樣的幫助。

信任的四個面向

那麼要如何設定對關係的正確期待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所有的關係都是源自於信任。我們對一個人的信任可分為四個面向:

  • 對其才幹的信任: 我們有多相信某人的才幹,認同他的意見或推薦。
  • 對其關心的信任: 我們有多相信某人對我們的關心,會為我們著想而非只為他自己。一個人對我們的關心越深,我們越可能會對這個人傾訴。
  • 對其品格的信任: 我們有多相信某人的品格,認為他是正直的。
  • 對其一致性的信任: 有些人可能並非最強的專家、也不是最正直或最關心你的人,但是他們一直在你身邊,會把時間分給你。

對於一個人的期望,應該是根據我們對某一個人的信任類型和程度。例如對於一般的家人朋友,最深的大概是對其關心和一致性的信任,若是希望他們能提供專業意見解決人生問題,那就扯遠了。對於工作上的同事,也許主要應該醍基於才幹的信任,若是希望他們關心私人生活,那可能也太過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可能會發現身邊某種類型的人太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抱持著開放心態,多認識和培養不同的人際圈了。

“People come into your life for a reason, a season or a lifetime.”

當我們對一段關係有合理期待,建立或維持人際關係就都容易得多。

信任的階段

前面在談自我的時候有提過,人性自然會希望可以讓別人以為自己比真實更好,所以說謊或虛假的行為經常存在,有研究指出,五分之一的人際互動不是完全誠實的。(不過,當別人發現不真實之處,對信任造成的傷害遠比原先的小小美化程度更大。)

因此,在和人的交往當中,信任也要花時間一步一步來,慢慢真正去了解一個人。信任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 認識初期: 通常是中性的,當我們剛開始認識一個人,通常對這個人抱持中性的看法,也不會有所期待。
  • 契約式的信任:這是一種「我們說好了」的概念。比如說說好了輪流付晚餐錢,當我付了這次吃飯的錢,我也相信你會付下一次的。如果我們和某個人的關係是還在契約階段,就不能期待別人有更大程度的付出。
  • 互相幫助的信任:這是契約式信任的進階版,當一個人長時間都能說到做到,之後即使沒有事先說或是沒有期望對方報答,我還是願意主動幫助你。這是因為我也相信你也會同等幫助我。要達到這個階段,是需要長時間培養的。
  • 純粹信任: 這是最高等級的信任,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還是相信他。

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個金字塔。如果我們把認識的人照這些階段分組,越進階的階段人必然越少。盲目的信任並非明智的行為,即使我們目前的人際圈裡還沒有足夠在進階階段的朋友,也不能輕易的讓人升級到下一階段。

如何建立及深化信任關係

尋找對的關係

由於信任是互相的,想要有建立較深入信任關係的機會,平時就必須從自身做起∶說到的事都要做到、誠心幫助及支持你認為合適的人。但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尤其是對於較深入的關係,則應該慎選對象。

如何選擇合適的人呢?我們再一次的應該從自我覺察做起。當我們想要和人建立關係,通常是有五種可能的動機:

  • 外表上的吸引:我們可能是喜歡某人的外表,或是覺得跟他們在一起讓自己很有面子。
  • 物質上的吸引:我們喜歡某人的成就、權力,以及他們所擁有的東西。
  • 智力上的吸引:我們可能是喜歡某人的思考方式,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會被激發靈感,讓自己變得更好。
  • 情緒上的吸引:我們可能和某人情緒上契合,這個人了解你的心情,相處起來非常舒服。
  • 精神上的吸引:感覺和某人有同樣的目標和價值觀。

當我們尋找和自己契合的人,情緒上和精神上的吸引往往能夠使關係更長久及深入。

建立與深化關係的具體方式

當我們對自己有了足夠了解,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採取合適的方式建立或深化關係。創造更深化關係機會的方式有很多,精神在於主動表達對別人的愛與關心,盡量成為能夠給予支持的人,讓在乎的人覺得舒服、幫助別人成長。例如:

  • 真心準備的禮物:這裡說的禮物並非要花錢買信任,而是用送禮的心意表達對他人的愛與在乎。真心去思考別人喜歡和需要什麼,花時間心力去觀察與準備,是表達愛的直接方式。
  • 主動傾聽:真心傾聽對方,感受對方的情緒、問正確的問題去了解對方、記得別人說過的話。
  • 勇於請教:不要怕顯露自己的弱點,如果對方有可以學習的地方,請教對方意見也可以表達對人的尊敬和信任。
  • 共享一段經驗:例如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聽音樂、一起去一個有趣的地方。

這些方式的重點在於是否用心,如果只是制式化的執行,難以收效。人際相處的方式很多,但想要深化關係,最首要的就是要全心全意的和人相處。和朋友家人一起的時候,專心參與,避免「人在心不在」。

重視人際關係的品質

交友在於品質而非數量,如果沒有合適的人,有時候等待可能反而是更好的選擇。和不同人有不同的理想關係和信任程度,若是自己心中沒有一把尺,也可能建立錯誤的關係。偶爾我們也會遇到建立錯誤關係的情況,當一段關係給予的痛苦大於可以接受的限度,也應勇於脫離或降級關係。

“Our language has wisely sensed these two sides of man’s being alone. It has created the word ‘loneliness’ to express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And it has created the word ‘solitude’ to express the glory of being alone.”

從自我成長,到為他人與世界服務

《僧人心態》的從如何放下談起,當我們放下外在的影響、內心的恐懼,找出人生的目標,逐漸能夠駕馭心智、認清自己的價值,最終的狀態,是我們的心是為他人、世界服務。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我們能夠控制的就是從自己出發,服務他人的心態。這也是《僧人心態》中的最高目標。當我們越是真心無私付出,便能獲得越多內心的平靜,因為我們所做的不再是為了自己,脫離了自我中心、自我形象的範圍,也就不再容易緊張焦慮。

無論現在我們給予別人多少,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服務他人更多。前面我們談過感恩的好處、以及給予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當我們服務或幫助他人,能夠強化自己和他人的感恩心,對於我們自己所擁有的,會有更廣泛的眼界。同時,我們也會感覺到自己是有用的,脫離負面情緒,自己會有意義和目的感,最終獲得更多正向能量,建立與深化更多信任關係,而能夠更加快樂。

服務效益的最大化

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隨意的答應每一個人的要求。即使我們希望能夠盡力幫助別人,每個人的時間精力仍然有限,所以抱持服務心態的人,也應思考如何在工作、在家中、在社群中如何更好的使用自己的才能服務更多人。當我們面臨抉擇時,服務效益可以是我們的指南針。

所謂的服務心態,是不求回報,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做正確的事。

“Giving simply because it is right to give, without thought of return, at a proper time, in proper circumstances, and to a worthy person, is sattvic giving”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