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shit Jobs -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Bullshit jobs) 讀後感

《Bullshit Jobs》簡介

《Bullshit Jobs》這本書是偶然在網路上看到的,覺得很有趣就買來看了。其實有中文版,中文書名叫作《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大家工作大概都有發現常常要做一些沒意義的事,有些人是被沒意義的事搞得很忙,有些人是閒得發慌,其實這種現象各行各業都有。

作者David Graeber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在2013年的時候在網路上發了一篇關於「Bullshit jobs」的文章,探討世界上的狗屁工作如何讓人絕望,結果因為這篇文章的刊出爆紅,全世界各地更多人和他分享自己的類似經驗,於是他就決定把文章擴寫成這本書。

一言以蔽之,這本書討論的問題其實是為什麼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世界上反而多了許多冗員。世界上有哪些類型的冗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冗員?為什麼冗員不快樂?這本書不是單純諷刺狗屁工作的一本書,實際上作者David Graeber是美國人類學家、倫敦政經學院教授,長期抱持無政府主義,展現對於官僚主義、資本主義的尖銳立場。全書論述精闢,直指現代社會的系統性問題,一開始翻閱覺得有趣,讀到後面其實非常正經,悲觀的人說不定還會了無生趣,但總之值得一讀。

我讀的是英文版,所以部份心得將以原文呈現。有興趣還是買書來看吧!

什麼是狗屁工作?

狗屁工作有很多種,大致上來說就是那些做了讓人覺得很沒意義的工作。這邊指的有內容狗屁的,也有職位本身就狗屁的。廣泛來說只要我們覺得它做了或沒做都沒真正影響,就可以算是狗屁工作。當然工作這種事情內容很多元,所以有些工作可能是部份狗屁,有些是大部份狗屁,也有些是全部都狗屁的。

狗屁工作的種類

狗屁工作在書中被分類為五種:

  • Flunkies,走狗。這類工作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上級覺得自己重要,但可能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比如說某些助理工作內容非常無聊也不被需要,就可以算是這類。
  • Goons,打手。這類工作是因為他們的雇主需要欺騙別人,但其實世界少了他可能沒影響或甚至更好。比如說從事電話行銷、做說客的工作。
  • Duct tapers,這些工作是雇人來專門暫時解決一些其實本來可以永久解決的問題,像是專門修改設計的很爛的程式的工程師。
  • Box tickers,這些工作就是為了看起來好像有在做些什麼雖然其實沒有而存在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屬於此類,比如說看起來是在做市場調查的調查中心主任、專門檢查品質但其實可能沒有在檢查的工作之類。
  • Taskmasters,專門生沒必要的工作給別人做的人,可能是上面那些人的上司。

這不是夢幻工作嗎?狗屁工作會使你不快樂

常常所謂的狗屁工作是旁人覺得是爽缺的工作。一般人可能會想,有這種工作做爽領錢當薪水小偷不是很開心嗎?簡直就是夢幻工作吧。但其實許多做狗屁工作的人都不快樂。

當然有些人還是領了薪水就得把時間花在這些沒必要的工作上,如果真的必須花時間又很討厭工作內容和環境,很容易不快樂。但那些做爽缺的,為什麼會不快樂呢?在私人企業和公家機關都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為了維持形象,又不得不假裝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或是假裝很努力的去做,甚至會因為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而良心不安,簡直讓人人格分裂。工作內容先不論,有沒有聽過一些案例一定要待到比老闆更晚走,一邊加班一邊摸魚裝忙,講起來還要很驕傲認為這才是工作努力的?

世上也有些工作是真正的超爽缺,即使常常翹班也沒人管,但其實仍然有做得很不快樂的例子,這其實也不奇怪。仔細想想,不快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覺得工作和生活沒有目標也沒有意義,又得不到成就感,但是找不到其他工作或是家人朋友都覺得沒必要放棄爽缺,做到最後開始討厭自己,又為了經濟需要不得不做下去。不過比較幸運的這類人,若是時間彈性,可能還可以看開,多數能夠長久在這種狀態的人,可以在其他地方尋找意義,例如培養其他興趣、創作來滿足心理上的需要。

為什麼狗屁工作會(被容許)存在?

資本主義是在工業時代開始成為主流,其實人們也是在工業時代因為工廠環境的需要,才開始有了時間和以時間來衡量生產力的觀念,這個概念到了現在其實已經過時了,但大家總是直覺認為投入更多時間就會有更多生產。從這角度來看,一些裝忙的行為並不奇怪,大家習慣了投入時間來換金錢。不過難道老闆都那麼笨,就想要養著一堆冗員嗎?

這其實和更廣泛的政治、社會問題有關。我們知道政府經常需要降低失業率,但很少有人討論,到底真的有這麼多有工作可以做嗎?照理來說,科技的進步會使生產力增加,所以很多工作的確需要的人力會越來越少,在地球人口不斷增加的前提之下,究竟有多少勞力需求?

這邊我們還應該考慮到,多數的勞動需求可能在一些社會上認為低階的工作,但是大多數人如果可以選擇,都想要當領錢勞動量又低的白領。當政府希望降低失業率,即使是私人公司也必須釋出更多工作機會,實際的工作量隨著人多變少,所謂的「冗員」也就增多了。為了確保有更多工作機會和升遷機會,甚至只好「發明」更多工作了。金融產業不斷的推升整體公司股價,裁員自然不是必要。

另外,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工業時代的一直線「時間 = 可衡量生產力」的公式沒那麼容易套了。知識產出的真正價值不容易衡量,做一件事的社會價值也同樣的難以衡量。很多實際上是必要的工作,反而比不必要的工作薪水更低。比如說,跑一單賺20元的外送員,對於不能出門的人價值只值20元嗎?又例如說,月入數十萬的中階主管少了一個,和負責整棟大樓的清潔人員相比,誰更重要?

後記 – 有沒有解方?

關於減少狗屁工作的方法,作者David Graeber並沒有提出完整的解答。作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所以認為或許一種可能的辦法是提供國民基本收入。但這似乎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即使人們都有了基本收入不需要面對老闆,對於成就感和意義的追求仍然未解。其中還必須考慮人類是社交動物的複雜性,畢竟人們不是只要有了基本收入就好,可能還想要別人都認為自己體面,會不會演變出另一種裝忙或大家還是付出更多心力假裝沒意義的事有意義,其實也很難說。David Graeber說這本書是要討論問題,而非討論解方,所以這部份就留給大家去思考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真正的問題是人們因為種種原因被綁在不快樂的環境裡,而經濟因素可能只是其中之一,或許基本收入可以減少經濟因素的影響,但還有其他因素的存在。不過這並不影響這本書值得讀的理由。在狗屁工作的成因和造成的影響部份,本書的論述非常值得思考,建議大家可以去買書來讀完整論述。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Leave a Reply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