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讀書心得(四) 1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讀書心得(四)

本系列建議配備地圖服用。

二十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初期蘇德同盟,蘇聯向德輸送烏克蘭資源

德國領導人希特勒是個舉世知名的野心家,在1933年獲選上台。在二戰開始的時候,德國在中東和中亞的名聲這時候是很好的。德國工程和通訊公司在中東和中亞承接過很多基礎建設,專業技術很受歡迎,都讓德國在中東和中亞國家留下了良好印象。加上希特勒反猶,對阿拉伯人獨立非常支持,所以和阿拉伯關係非常良好。

截至1940年,德國占著上風,德國幾乎已經要拿下蘇伊士運河並獲得對敘利亞的控制,眼看就要進軍伊朗(改名後的波斯)和伊拉克取得石油控制。

蘇聯加入英美盟軍,中東為別人的戰爭犧牲

不過,在1941年,希特勒做了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在1939年二戰剛開始時,德國想要吞併波蘭。希特勒說動新的蘇聯政府決定要和德國結盟。波蘭曾經採取軍事行動威脅布爾什維克政權,所以是蘇聯的眼中釘。德國的糧食不足,為了出征,希特勒需要烏克蘭的糧食,蘇聯慷慨的將烏克蘭的物資給了希特勒。但到了1941年,因為德國的成功掌握在蘇聯提供的糧食上,為了預防蘇聯停止提供糧食和原材料,希特勒決定侵略蘇聯。這理所當然的把蘇聯推回了英法和美國那一邊。

盟軍準備要提供軍火和物資給蘇聯,為了運輸路線與其他戰略考量,當然也包括為了保衛油田,盟軍決定占領伊朗(改名後的波斯)。英俄進軍伊朗,伊朗沙王對侵略有微詞,所以英國人強迫沙王退位。本來就反英的伊朗群眾憤怒集結。

這不是伊朗的戰爭;二戰中的爭吵和軍事衝突,和德黑蘭或伊斯法罕這樣的城市中的居民沒有半點瓜葛,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在歐洲列強的較量中被吞噬了。但是這樣的看法是沒有用處的。

伊朗的局勢被強勢手段壓了下來。1942年英蘇與伊朗簽下了協議,英國與蘇聯可以隨意使用伊朗的公路、水路、輸油管線、機場和電報站。

法國陷落後,英國也開始對敘利亞進行攻擊,以防止敘利亞的法國據點被用來打擊盟國。

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原先相當順利,但蘇聯在烏克蘭和南俄施行焦土政策,一段時間以後德國人發現他們並沒有辦法取得想要的糧食,食物短缺越來越嚴重。大屠殺開始了,德國需要消滅過多的人口。與此同時,盟軍成功透過古代的波斯走廊運送補給到蘇聯,局勢逆轉。最後,1945年二戰結束。列強把中歐和東歐國家分成了東西兩邊,一半給了蘇聯。

二十世紀後期: 從美蘇對峙到近代中東政治局勢

美國取代英國中東地位

二戰後,中東和中亞種種的反英情緒使英國人失去地位,由美國取而代之。美國人與伊朗、沙烏地、科威特、伊拉克和其他國家都進行了重新談判,給予他們比英國人好許多的分潤,也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援。

二戰後左翼思想席捲世界各地,許多人對兩次大戰的現實幻滅,將戰爭的問題歸因於資本主義。蘇聯很快便恢復元氣,倡議平等,準備要推翻伊朗沙王建立共產政府,這對在戰後取得了伊朗獨家石油特許權的美國是一個重大問題。美國已經在德黑蘭準備改進伊朗運輸系統。於是,美國開始支持伊朗政府並且提供大量經濟援助。雙方的宣傳成了自由和共產世界的對抗。

美國打造親西方政府

1952年伊朗新總理摩薩台將英伊石油公司收歸國有,這引起了不僅是英國,也包括美國的憂慮。

在英國遊說下美國決定在伊朗推出新政府,提供資金培養反對總理的穆斯林教士,因為他們認為共產主義的反宗教觀點和伊斯蘭教義違背。最終摩薩台下台,美國政府接管了英伊石油公司的地位,但他所代表的由反英、反帝國主義發展而來的反西方主義將持續存在。

美國不僅只是為了石油的經濟利益,美國想鞏固中東地區的外交,防止中東國家轉投蘇聯懷抱。伊朗石油在1950年代初因為混亂停止出口,如果不恢復生產,在經濟不振的狀態下很可能發生內亂投入共產蘇聯陣營,也不利歐洲重建,所以對美國來說,成功接管英伊石油公司是當務之急。基於「國家安全利益」,美國政府動員美國石油公司參與伊朗的石油產業,並且為之開了反壟斷法案的後門。

美國對伊朗的態度是比英國好非常多的。美國提供的直接援助超過五倍,也提供金援做基礎建設。後來地中海到喜馬拉雅山脈間打造出了整條的親西方政府,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都加入了巴格達公約。

美國扶植中東強人政治,泛阿拉伯主義抬頭

蘇聯運作爭取盟友

蘇聯仍不斷運作爭取中東國家加入共產陣營。阿富汗和美國提出軍火要求不成,蘇聯就立即趁虛而入。另外還試圖動搖美國扶植起的埃及革命者納瑟。納瑟其實不想在美蘇之間選邊站,他想要的是泛阿拉伯主義。這被視為是在美俄之間選邊站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蘇聯接近埃及的後果是激起了英法為了保證蘇伊士運河的利益對埃及進行攻擊。為了確保中東國家不被激怒,美國選擇站在中東國家一邊,並且啟動更多對中東大撒資金的計畫以改善和阿拉伯人的關係。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以色列問題的存在卻使美國無法獲得阿拉伯國家完全的好感。

以色列問題

以色列不斷激化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衝突。以色列問題是當年英國種下的,英國在一戰期間由於移民到英國的猶太人太多,決定建立以色列,給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劃了一塊地以解除過多猶太人移民問題,卻沒有考慮到周圍阿拉伯民族的反彈。美國必須同時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這使美國很難取得雙方好感。

美國扶植強人政治

1958年伊拉克政變,即將轉投蘇聯陣營,這是美國的警鐘。為了預防中東各國投向蘇聯,美國和泛阿拉伯主義的埃及重新交好,雖然沒有直接證據,目前學者合理推測兩者合作扶植海珊政權上台,控制了伊拉克局勢。

此後美國在中東地區又扶植了一系列的強人。蘇聯和美國都為了維持願意與其交好的各國領導人的歡心,提供大量武器。

相關的各國領導人用不了多久就都認識到他們可以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遊走,讓彼此競爭,從而給本國帶來更多的利益。

泛阿拉伯主義的挑戰

由埃及開始的泛阿拉伯主義看來相當成功。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這是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委內瑞拉等產油國為了結合利益控制油價的組織。這些國家一方面想要拿回對油價的主導權,同時卻還是在對美俄要求技術和貸款援助培養自己的軍事力量。

1972年,伊朗將石油工業收歸國有,石油輸出國組織要求成員國減產以迫使西方重新談判,這導致石油價格三年翻了四倍,西方國家最終不得不重新談判。石油國家還對以色列的進攻,進攻以色列有挑戰西方國家的象徵性。

石油需求推動軍火和核子技術交易

美國試著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這包括發展綠能產業等手段,但短期無法看到效果。石油不斷漲價,所以西方國家開始賣起軍火,以消滅龐大的貿易逆差。伊朗和伊拉克兩國間進行地區性軍備競賽,還開始發展核武。伊朗試圖發展核電,美國將核子系統賣給伊朗,德國法國也與伊朗簽約提供技術。伊拉克也是類似的情況。

中東反西方情緒

美國與伊朗關係緊張,蘇聯進軍阿富汗

為了確保沙王的歡心,美國無視和容忍會導致經濟停滯的貪腐以及對宗教少數以及反對黨的迫害。這在民間有強烈的反作用力。伊朗平民的經濟問題終於太嚴重,導致反對派霍梅尼獲得人民支持革命成功,多年前的反英情緒已經變成反美情緒。霍梅尼立刻將石油工業國有化,取消美國軍購合同與關閉美國的情報設施,這使美國經濟上大失血也失去監視蘇聯的管道。

1979年,美國收留了四處出逃的沙王,這激怒了霍梅尼政權,占領美國大使館,兩國的關係變得更差。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但收效甚微,因為伊朗石油可以輕易透過第三方交易進入美國,而減少供應只會使油價增加。蘇聯此時進軍阿富汗。伊拉克的海珊擔心蘇聯偏向伊朗,趁亂進軍伊朗,中東局勢開始變得更亂。

美國與伊拉克結盟,蘇聯解體

一開始局勢不利伊拉克,蘇聯不滿意海珊單獨行動,停止對伊拉克供應軍火,而美國想討好伊朗。但過了不久,美國發現情勢是伊拉克與蘇聯對立,又決定幫助伊拉克。為求與伊拉克結盟,無視海珊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同時美國支持阿富汗的反抗軍來反對蘇聯,這些反對者被稱為聖戰士,其中有些人像是賓拉登成為了重要人物。這些努力終於在1989年將蘇聯逐出阿富汗。蘇聯在不久後解體。

伊拉克失去控制

將蘇聯逐出阿富汗以後,美國試圖和伊朗重修舊好,開始透過以色列向伊朗輸送武器。海珊得知後非常憤怒,認為美國背叛了他。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因為國內政治因素取消了原本答應給以伊拉克的部份援助。

伊拉克隨後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破壞油田,這是對美國的挑戰。伊拉克受到聯合國制裁,多國部隊聯合空襲,快速結束了這場戰爭。在之後十年,聯合國反覆對伊拉克進行制裁,目的是希望伊拉克裁軍,但決議同時也限制伊拉克出口和金融交易,對當地窮人的影響非常大。到1998年,美國將推翻海珊寫進國策。

美國動用武力,中東持續暴動

美國對伊朗和阿富汗持續性的採取懷柔政策有很長的時間。情勢在蓋達組織在1998年對美國使館實施爆炸之後改變,美國對四個阿富汗境內蓋達組織基地發射飛彈,這激怒了阿富汗的重要勢力塔利班。原本該地區人民就對美國長期支持腐敗政權不滿,美國的攻擊讓反美情緒更高漲。賓拉登的想法,將穆斯林從西方世界掌控解放出來,反而更受矚目。

1999年,發生了著名的911事件。兩天後,美國要求周邊國家準備好對塔利班展開軍事行動。美國決心不計後果的取得對中東的控制。後續美國除掉了海珊和介入阿富汗政變,期望中東國家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從動亂中恢復。但在這之後大規模暴動不斷。

美國聲譽受到損害,反美情緒持續存在。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